" Ad astra per aspera "
" To the stars despite adversity "

Concerto in F Minor, CW C73 : I. Allegro di molto - See Siang Wong

古水:

*musica autentica* (本真之音) 之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 「F小调第六号键盘协奏曲」之
首乐章: 极快的快板
(Klavier Concerto No. 6 in F minor, W C73: I. Allegro di molto)

        巴洛克音乐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世时无疑达到了其顶峰,历史的潮流却不可阻挡,西方音乐史将音乐之父逝世的1750年设定为古典主义时期元年。然而这一音乐风格的开创者却也并非众所周知的海顿、莫扎特等古典大师,作为音乐世家的Bach家族,其众多子嗣已然是古典时期很重要的领路人。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 1735.9.5-1782.1.1)作为老巴赫最年幼的儿子,由于在其父过世之时尚未成年,故而其音乐受其父乃至当时巴洛克风格的影响明显少于他那些年长的兄弟们。克里斯蒂安早年的音乐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成年后在博洛尼亚求学于著名的僧侣音乐家马蒂尼(Pedre Martini 1706.4.24-1784.8.3)门下,25岁成为米兰大教堂管风琴师,两年后以自己的三部歌剧作品在英格兰声誉鹊起,并成为当时英王乔治三世之妻夏洛特王后的音乐教师。因巡演而来到伦敦的神童莫扎特曾经拜会了这位音乐界的红人和自己心中的仰慕对象,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从其作品中汲取灵感。步入中年后,随着自己音乐作品的遇冷以及众多后继者创作才华的显露,克里斯蒂安的声望和境遇亦急转直下,最后在债务缠身中因病离世于伦敦,卒年仅46岁。相较老巴赫音乐中讲究严苛而复杂的对位技法,J. C. 巴赫则在很大程度上将旋律与和声放在首位,强调乐句的流畅与自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古典主义审美观念与传统技法创新的前瞻及融合。
        J. C. 巴赫一生的音乐创作涵盖了键盘、室内乐、交响曲、清唱剧以及歌剧等多种体裁,而数量最多也对后世最具影响的则数他的器乐协奏曲,莫扎特的不少协奏曲作品中往往能听出不少前者的味道来,冥冥中教人感到似有灵犀存在于两位一面之缘的音乐精灵间!推荐的这一曲原是为大键琴或当时刚出现的早期钢琴而作,小编制的室内乐团与独奏乐器间那种彼此的游离与默契,极具古典初期韵味,却也不失巴洛克格律之工整。

钢琴独奏: 黄旭洋**
                 (See Siang Wong)
协奏: 巴塞尔室内乐团***
          (Kammerorchester Basel)
指挥: 河西雪**
          (Yuki Kasai)

评论
热度 ( 49 )

© 霞光 | Powered by LOFTER